参考文献
[1] 陈蓓蓓,高乃云,马晓雁,等. 饮用水中嗅味物质—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去除技术[J].四川环境,2007(3):87-93.
[2]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. 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原理与工程案例[M]. 北京: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13.
[3] 张华,徐彬士. 上海惠南水厂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工程设计[J].给水排水,1999(8):5-8,2.
[4] :G,梁恒,高伟,等. 东营南郊净水厂超滤膜示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简介[J].给水排水,2012,48(6):9-13.
[5] 裴义山,杨敏,郭召海,等. 含溴水源水臭氧处理时溴酸盐的产生与控制[J].环境科学学报,2007(11):1767-1770.
[6] 胡彩霞. 珠江水系臭氧氧化副产物的风险控制及新型含锆混凝剂性能的研究[D].广州:华南理工大学,2013.
[7] 李建勇,段冬. O3-BAC工艺微型动物泄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[J].给水排水,2012,48(9):165-168.
[8] 尹文超,张金松,刘丽君. 饮用水系统中无脊椎动物问题研究[J].给水排水,2012,48(3):107-113.
[9] 方强. 十年回顾:浙江省现代化水厂的创建与发展[J].净水技术,2019,38(3):1-4,94.
[10] 李伟光,李大鹏,张金松. 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[J].中国给水排水,2002(4):47-49.
[11] 吕强,魏群山,黄鑫,等. 应对南方某水厂土霉嗅味的活性炭技术[J].环境工程学报,2018,12(11):3034-3042.